電能檢測在運行中,其智能電網的有益體現是能夠全面、及時地掌握電網運行信息并做出快速反應。因此,快速、開放、共享的信息渠道是智能電網的基礎,也是智能電網與傳統電網的巨大區別。目前,電能質量管理的實際需求和發展趨勢已經遠遠超出了傳統電能質量監測系統監測所有電能質量指標的范疇。因此,構建一個完善的電能質量信息通道非常重要,將來可能成為與SCADA、PMU、AMI齊頭并進的重要通道。
電能檢測信息通道應包括電能質量監測子系統、數據管理與分析子系統和信息發布子系統。同時,電能質量監測是完成信息渠道其他功能的基礎和條件。未來,智能電網電能質量信息通道將有以下發展方向。
利用海量電能質量監測數據為電力系統的實際生產和運行提供支持是未來信息渠道的重要功能。目前,監測數據的深化使用大多局限于電能質量問題領域,如擾動識別和分類。未來,監測數據將更好地用于動態負荷建模、故障預測、故障定位、電容器組和斷路器的狀態監測和評估以及負荷監測的深入研究。
電能檢測兼容開放通道,有利于監測數據的有用利用。標準化是完全兼容和開放的前提。根據電力系統現有的通信協議和系統交互規范,考慮到電能質量的特殊性,需要討論相應的信息通道規范。目前,在監控終端接入信道時,選擇PQDIF和IEC61850是一致的,但是對于信息信道的不同系統之間以及信道與其他系統之間的信息交互和服務調用,仍然沒有成熟的解決方案。
|